第167章 共赢,与A轮融资!

    第167章 共赢,与a轮融资!
    智慧城市的这股风终究是刮到了教育部。
    这是一个很大的战略性政策,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体系自然也要响应。
    这一阵子,清北大学上上下下面对华京大学,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只因为在智慧城市的创新方面,他们学校走在了前面。
    教育部不日就要到清北大学考察了,而华京大学的智慧校园还停留在ppt上面呢。
    所以这段时间李旭就变得有一些忙碌起来。
    虽然只是一个学生,但是,他不得不跟着院长经常出入会议场所。
    作为智慧校园方案的设计者、实践者,他要给领导们介绍,为这一次检查做最后的准备。
    当然,这样的场景在清北大学当中称不上罕见。
    优秀的人是不分年龄的,李旭要做的事情倒也简单,就是参与到给教育部的领导设计考察方案的工作当中来。
    具体到领导的行程、要考察的内容以及届时的现场讲解。
    李旭乖乖的表示,一切听学校的安排。
    最高兴最得意的自然还是管理学院的陈院长了。
    毕竟李旭是他亲自招进来的,如今这个学生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再一次印证了,他这个院长的眼光依旧毒辣。
    李旭是实践派的学生,搞课题研究,不一定在行,但是他们这个专业,什么样的课题设计又能比得上这个智慧校园方案呢?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旭弄出来的这个智慧校园方案至少在10年内,都是清北大学最好的商业案例之一,是可以载入到教材里面的。
    而这段时间李旭跟着他去开会,还会参与到领导的考察方案制定的工作当中来,让陈院长得以进一步的了解这个他并没有亲自带过的学生。
    开会的时候,李旭表现的的确和普通的大学生不同。
    哪怕是放在清北大学当中,他也有一种与年龄毫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更没有因为这种环境而不自然。
    下来以后,李旭会十分谦虚的找到陈院长请教一些问题,比如跟领导介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之类的。
    这学期一过,李旭也就要大三了。
    闲暇的时候,陈院长问李旭,大三的课业会更少,下一步有没有继续深造的想法。
    李旭倒是很老实的说,不打算继续读书了。
    陈院长倒也表示理解,毕竟以李旭如今的成就,再继续读研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不过陈院长本来也不是要问这个的,他说:“你们这一届,有三个优秀毕业生的名额,另外两个你有没有什么推荐?呵呵,我对你们学生也不怎么了解,你们辅导员倒是推荐了几个人,我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李旭心头微微一动,他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句话的重点。
    重点不是推荐,而是陈院长的那一句“另外两个”,也就是说其中的一个优秀毕业生已经定下来了。
    而陈院长又是当着他的面这样问的,自然而然这个优秀毕业生已经被确定成他了。
    虽然说优秀毕业生这种虚名不重要,但李旭还是很高兴,毕竟这里可是清北大学啊,在一群全国顶尖的天之骄子当中拿到优秀毕业生。
    李旭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我推荐安朵朵和沈墨白。”
    陈院长顿时乐了起来。
    似笑非笑,又有一些无奈的看着李旭,说:“安朵朵和沈墨白都是你团队里的人吧?”
    李旭点了点头说:“对呀。”
    陈院长沉默了一下,才说:“你这样推荐是不是有一点……”他略微顿了一下,才没好气的看了看李旭,说:“不怎么公正。”
    李旭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院长觉……我推荐其他人才显得公正?”
    陈院长顿时愣了一下,这么说倒是……
    李旭最了解的人就是安朵朵和沈墨白了。
    至于叶睿达和夏晓禾,李旭也很想推荐,但奈何他们不是管理学院的,李旭爱莫能助。
    听明白李旭的意思,陈院长有一些哭笑不得,想想也是。
    李旭跟他们关系好,推荐这两个学生合情,同时李旭又最了解他们两个,推荐他们俩也是合理的。
    不过虽然说这个优秀毕业生作为院长的他是可以直接定下来的,但是真要把李旭团队里的两个人都给定了,那难免会招来一些非议。
    陈院长哼了一声,说:“最多只能建议一个,你再好好想想吧。”
    李旭微微叹了口气,想了想这才说:“那就安朵朵吧。”
    几天以后,随着教育部的考察逐渐临近,李旭召集小伙伴们再一次对智慧校园的所有细节检查了一遍。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出了状况,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考察来临的前一天,状况还是发生了。
    机房里,服务器嗡嗡作响,刘云飞正专注地做着维护检查,细密的汗珠从他额头冒出,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
    李旭他们则在外面的办公室,电脑屏幕散发着冷光,映照出他们认真查看运营数据的面庞。
    而就在这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突兀地响起。
    这办公室是学校无偿免费提供的,由两个大教室改造而成,空间宽敞却布置简陋,没有门禁系统,所以时不时会有人敲门,像送水的工人,或是前来送餐的外卖员。
    薛雪也没多想,这会儿她手头正没什么事,是最闲的,便起身快步走向门口。
    随着门被打开,几句嘈杂的对话声传了进来。
    李旭听到门口的动静,下意识地扭头望了过去,原本专注的神情微微一动,只见门口站着几个身着笔挺西装的成年人,外面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让他们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
    此时李旭还听到薛雪有些不太高兴的说:“你们不说清楚要干什么,我怎么能让你们进去呢?”
    听到这话,李旭放下手里的事情,椅子在地板上划过一道声响,他大步直接走了过去。
    而注意到李旭的动作,其他几人也纷纷放下手头事务,朝门口望了过去,随后都跟着聚了过来。
    为首的那个人却并没有穿西装,他个子又瘦又高,身形在门口的光影里显得有些单薄。他带着一个无框眼镜,高高的颧骨突兀地耸立着,皮肤黝黑,在办公室昏黄灯光的映照下,给人一种严谨到刻板的感觉。
    李旭走到薛雪旁边,对着那人说:“有什么事吗?”
    对方上下打量了李旭一番,眼神带着审视,随后掏出一张名片,语气有一些冷淡的说:“你好,我是菜鸟驿站的区域经理陈锋,我想找一下你们公司的负责人李旭同学。”
    李旭面无表情的说:“我就是李旭,有什么事情?”
    对方似乎也猜到他就是李旭了,脸上露出一个职业式的浅笑,笑容却未达眼底,说:“有事情想跟你洽谈一下。”
    随后他转过身去,介绍了一下身旁的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法务。”
    一听到“法务”两个字,薛雪他们好几个人都神色一紧,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倒是李旭,神色平静,一点都不慌张,浅浅的笑了笑说:“这样吧,进来谈。”
    陈锋也不客气,带着身后几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这家草台班子一般的公司。
    一进来,他眼睛便四处打量,办公室里摆放着几张简单的桌椅,墙壁上贴着一些业务规划的纸张,显得杂乱无章,这让他有一些意外,毕竟这里给他的感觉实在是有一些过于简陋了。
    他们在李旭的带领下直接进了会议室。
    刚刚坐下,安朵朵就递上了一杯热茶,热气袅袅升腾,陈锋没有接,只是将茶放在桌子上,平静的看着李旭,心头暗暗盘算,一定要一击必胜。
    大约在一周以前,陈锋就发现了异常。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办公室里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他正烦躁地翻看着报表。
    最初异常就直接反映在运营的数据上。
    数据有波动,偶尔波动称不上异常,但是如果有规律有特点的波动,那肯定就有问题了。
    而其中,波动最大的就是京东和顺丰两大高端快递,除此之外,其他的快递公司也不同程度的减少了投递量。
    针对异常的数据,他也是很快就做出了反应。经过一番调查,他愕然的发现京东的冷链和同城的配送生鲜水果,都在往智能快递柜里面投递。
    除此之外,大量的快递员在凌晨4:00的时候集体往智能快递柜投递快递,这样既能避开抽成,还能生成快递单。
    长期下去,短时间的现金流萎缩还是小事,他处心积虑营造的培养习惯的目的可就黄了。
    而跟一些快递员了解了一下,发现这些快递员往智能快递柜里投递快递的时候不仅没有限额产生的管理费用,而且每一单还能得到两毛钱的补贴。
    时间线回到旭日东升公司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阳光透过有些污渍的玻璃洒在会议桌上,形成一片片光影。陈锋也不废话,直接开口:“你们的策略我大概已经清楚了,首先凌晨配送的这个漏洞,我们会想办法补上。”
    除此之外,陈锋目光凌厉的盯着李旭说:“你也应该知道我们的背后是阿里,要比资金比补贴的力度,你们烧得起吗?”
    其他人都望着李旭,李旭却是丝毫不慌,笑了笑:“陈经理说笑了,要比资金雄厚,我们怎么可能比得过贵公司啊。”
    然而李旭话锋一转,反问道:“但是陈总真的觉得我们的补贴是为了跟菜鸟驿站耗下去吗?”
    陈锋说的没错,这段时间为了补贴快递员的投递费,智能快递柜业务收入下降了不少,但是李旭本来就有其他的考虑。
    他轻轻往椅子上一靠,椅子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平静的望着陈锋说:“陈经理,不会真的觉得快递员们很想用菜鸟驿站来处理包裹的末端服务吧?”
    陈锋眯起了眼睛,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一时间立刻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并不像他的年龄表现的那么稚嫩,仅仅这句反问就能够看得出来这小子极为老道。
    陈锋端起了桌上的那杯茶,茶已经有些微凉,他一面喝了一口,一面大脑飞速转动。
    李旭也不客气,甚至往前靠了靠,咄咄逼人道:“陈总觉得驿站每天积压800件包裹,学生投诉配送慢的问题怎么解决?”
    不等陈锋回答,李旭又说:“陈总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c端上面,但是b端的痛点,陈总又有没有注意到呢?一个快递员在菜鸟驿站投递的时候,手续繁琐,而在智能快递柜,只需要不到1/3的时间就能搞定。”
    “更重要的是,类似京东顺丰这样的高端快递服务商,早就很不满贵公司的管理费了,而他们的快递往往又具有时效性,所以,尽管他们跟你们签了合作协议,这一块你们也是竞争不过我们智能快递柜的。”
    陈锋没有说话,又一次喝了一口水,只是默默的望着李旭。
    此时已经到了6月份,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会议室里空调已经开到最大功率了,但依旧无法驱散那股闷热,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他轻轻的松了松领口。
    李旭再一次靠在椅子上,双手交叉在胸前,慢悠悠地说:“原本呢,我们的想法是不求拿下所有的业务,毕竟智能快递柜有时候也会满载,又或者某些大件的快递没有办法装进智能快递柜。我们给快递员补贴,也是在培养他们的习惯,只要拿下这一部分市场,本来我们也就不求更多了。”
    “但今天陈总既然亲自造访,”李旭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我倒是有了一个想法。”
    陈锋双手抱在胸前,不咸不淡的说:“今天唯一让我吃惊的是你的口才竟然这么好。”
    李旭轻笑一声,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陈经理,要不我们谈谈合作吧。我们可以承接所有的生鲜配送和夜间配送,驿站作为前哨站,在校园超市设置代收点,白天人工代收,晚间21点后启动智能快递柜自助取件。”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包裹分级管理,贵重件存人工柜台,普通件入柜。”顿了顿,李旭认真的说,“总而言之就是发挥智能快递柜和菜鸟驿站的长处,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整体。”
    陈锋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错愕。不得不说李旭提出来的这个构想,让他有一些心动了。
    但是迟疑了一下,毕竟他是一个区域的经理,而李旭只是清北大学的快递柜有这样的业务,如果要合作的话,投入产出比似乎有一些太低了。
    而就在这时,李旭仿佛是看出了陈锋的顾虑,笑了笑说:“陈总,忘了告诉你,智能快递柜只是我们智慧校园方案项目中的一个小模块。我们的智能快递柜,目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智能快递柜了,它还是一个失物招领处,一个临时储物柜,通过我们的校园一卡通和配套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而这套智慧校园方案目前已经进入了全国创业大赛的决赛,有清北大学背书,要不了多久会在全国高校铺开。”李旭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中露出了绝对的自信,这气势竟让陈锋心头微微一震。
    就在这时,李旭给安朵朵使了个颜色,安朵朵立刻起身出去。不多时,拿了一份合同回来,合同纸张崭新,在会议桌上泛着白光。
    李旭说:“还有一件事,明天,教育部要到我们学校来考察智慧校园方案,这份合同您先看一下,细节我们还可以讨论,如果陈经理同意的话,明天的新闻头条,很有可能就是智慧校园,校企协同创新物流新模式。”
    陈锋看着桌上的合同,眨了眨眼睛说:“你刚才说合作的想法是刚刚想到的,这个合同是什么时候拟出来的?”
    李旭满不在乎的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问题,总而言之,陈经理您回去好好想想吧。”
    顿了一下,李旭站起身来又说:“另外,陈经理既然能负责这片区域,肯定也是极有能力的,如果我们的智慧校园方案能与菜鸟驿站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后恐怕陈经理我就得改口叫陈总了。”
    陈锋深深地看了李旭一眼,此时他在回想李旭从进门到现在的这番话,忽然意识到,从一开始李旭就已经猜到自己会找上门了。
    不仅如此,甚至针对性的狙击菜鸟驿站的业务也是他的刻意为之。而在最初的时候,他甚至已经考虑到合作的这一步棋,这个年轻人眼光竟然这般长远吗?
    不仅如此……陈锋又问了一句:“你刚才说的智能快递柜的那些拓展功能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李旭笑了笑说:“在你们开始给快递员发补贴的时候啊。”
    陈锋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也就是说李旭在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把退路都想好了。
    总而言之,菜鸟驿站很难动到智能快递柜的根基,但是当智能快递柜运作,夺走一部分业务以后,因为这种补贴c端的方式会让菜鸟驿站的成本提高不少,虽然动不了根基,但是会让菜鸟驿站很恶心。
    可以说,每一步棋都打在了菜鸟驿站的软肋上面,而且全都是阳谋。
    此时李旭竟然还主动伸出手示意握手,说:“陈经理,我等你的好消息。”
    陈锋看着这一幕,内心觉得荒诞。今天他过来本来是想吓唬李旭,让他放弃补贴的策略,结果没想到稀里糊涂的以这种方式收尾了。
    他缓缓的叹了口气说:“好。”跟李旭握了一下手。
    李旭将陈锋送到了门口,说:“接下来就不送您了,慢走,陈经理。”
    等陈锋走了以后,办公室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众人兴奋地围住李旭,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
    半个月以后,学生们发现智能快递柜再一次进行了升级,急用物品出现在闪着蓝光的智能柜,大件包裹在驿站享受专人看管,取件码同时出现在菜鸟app和校园通。
    一条财经新闻在市里的财经频道滚动播出,阿里宣布战略投资校园智能物流体系,李旭他们公司也正式迎来了a轮融资。
    这学期也正式到了期末,校园里弥漫着紧张的备考氛围。
    而半年的运营期……也逐渐来到了尾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