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还好我们有周老师!(求月票!!!

    第273章 还好我们有周老师!(求月票!!!)
    又是一年的年末。
    “两年多的时间了吧。”周越轻轻的感慨了一下,对他来说这段时间的人生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至少他觉得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
    现在在建筑学领域,已经功成名就了。
    至于说其他的领域,现在也还正在不断的开拓。
    徐轩前段时间过来找他。
    给他看了最新的漫画作品。
    那些作品现在已经完全的达到了s级别的程度,徐轩也算是走出了一些自己的风格。
    成长速度很快,可以说,他在漫画行业的天赋是很多人都不能够比拟的,就像建筑学的董博士一样。
    都能够很快的就提升上来,并且也达到很高的程度,很高的位置。
    这就已经很可以了。
    他的几个项目也已经逐渐的完工了。
    就比如说济省的大剧院,这个大剧院现在已经做后期善后的过程,包括一些内部的装修,包括一些外部的处理。
    都已经到了后期,可能今年就能够彻底的建成。
    到时候,可能还会邀请来国际知名的音乐家进行演奏,这就是很好的事情了,而且对于他的知名度提升也是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
    还有,那个医科大学校区,也已经快要完工了,这个是年初开始做的,到年中开始逐步的施工,到了年底就已经到了后期了。
    毕竟他们这个工期还是比较赶的,也就只有半年的时间而已。
    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
    对于他来说,每天几乎都在忙很多事情。
    也不算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三大期刊,京华大学建筑学期刊已经很完善了,而且也很有水平。
    其他的两个期刊也已经在国内知名。
    虽然本来就是建筑学的顶刊,但现在稍有不同的是,就连国外也极为的认可。
    发不了京华大学期刊的情况之下,就会投另外两个。
    京华大学期刊需要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其他两个就没有那么严格,但也不差,可以说是很好的选择了。
    最后就是,京华大学那一批竹简,已经逐渐的被清理了出来,甚至几位老教授直接出了一本书。
    都是对于这个竹简的研究。
    那些人合出的一本书,当然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一本专著是被逼无奈才出的,毕竟周越的论文珠玉在先,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了。
    所以也就只能是用更丰富的东西来证明一些他们这些老头子存在的价值。
    这一批的竹简很重要。
    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东西,即便是对现在也是有着一些启发作用。
    就比如里面一些关于天文学的内容。
    不要以为老祖宗根本不懂什么天文学。
    比如说七月流火,八月授衣。
    这是诗经豳风七月当中的记载。
    讲的是七月之后,火宿逐步的偏西下沉,这就是七月流火。
    里面就涉及到很多天文学的内容。
    而且他们对天文的研究,对历法的研究,完全已经有了一套很完备的体系了。
    还有就是关于数学的内容。
    老祖宗已经可以很深刻的研究出来乘法内容,甚至可以算分数乘积。
    甚至所取用的东西,就是一些竹简而已。
    用一些竹简可以来算出很大的数。
    这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还是史学,数学上的成就,这比西方的东西早了很多年啊。
    所以一个传承了很多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很恐怖的。
    这对于很多的学科都有启发作用,至于说究竟会不会成为学术前沿的问题,或者说解决当前科技上的一些疑难,那可能谁也不知道了。
    虽然现在很多非遗和大学校园进行合作,但是很多古老的东西已经失去了一些其原本存在的价值。
    总而言之,对于一些人来说应该是有用的吧。
    这学期也很快就要结束了。
    他这边收到了很多论文,都是学生投稿过来的,学生投稿过来的他就要看,而且也要看能不能发。
    在他这边不能发的,那就去投别的期刊。
    总而言之,中文期刊的话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投不了三大期刊,那就投国外的。
    尤其是在建筑学领域,自从他担任了期刊的主编之后,这三大期刊,国际影响力已经不底了。
    完全不比那些老牌的期刊要差。
    也让很多的建筑学领域人才趋之若鹜。
    尤其是他这里即便是拒稿了,也会写明各种的原因,或者说简单的帮你指出问题,至于说问题解决之后还能不能发到这里,那就到时候再看了。
    所以他最近也很忙。
    很多期刊也要看。
    不过最终结果是好的。
    他手底下的学生,人手一篇论文,最差的都是国际一流水平的。
    甚至还有手握两三篇论文的。
    这即便是让周越都极为的吃惊,毕竟他让人挑选感兴趣的论文,也只是想让他们在很多中挑选出来一个最喜欢的,然后去进行研究,毕竟你如果没有很多兴趣的话,很难在这个行业当中走得更远。
    没想到有人居然能够三篇论文同时发表。
    这种学生,毫不夸张的说,仅仅是这三篇论文,在正常情况之下,可以保研了。
    至于说保到哪里,那至少也不会差,甚至到京华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就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了。
    很快。
    一个学期结束。
    他拿着成绩单,走向了郭老师的办公室。
    “我来送成绩单。”
    “好啊,给我看看。”
    这是全班当中,一共三十余人,每个人的成绩单都在这里。
    “这个绩点,有点高啊?”
    郭老师也是微微的惊诧了一下。
    绩点代表的就是他们的成绩水平。
    能够达到眼前这个水平的,那至少也是平均分每科都在九十以上。
    甚至大部分都在九十五以上。
    这就太令人敬佩了。
    “不是说他们虽然实力都很强,但是老师都是院士级别吗,怎么还会有这么高的分数?难道是因为你们这边放水了?”
    郭老师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就能够看出全班的平均水平来。
    整个班级三十多人,每个人平均的分数都在九十以上,甚至大部分人的平均分数都在九十五以上,这太恐怖了!
    这是什么概念啊?每个人都强!
    而且都是六边形战士,几乎没有偏科的!
    不过我想想也对啊,毕竟这些人能够高考考进来,那就证明他们就都是六边形完美,不可能有什么太明显的短板,不然也考不到这里来。
    对于建筑学领域是极为热爱的。
    至少应当是可以做到这一点,没有足够的热情也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是啊,老师都是院士级别,但是期末考试你们也知道,几乎不会存在什么讲过原题的程度,而且也没必要,我甚至可以把卷子都拿过来,让你们看看。”
    “说白了,建筑学就那么点东西,谁能学不会呢?”
    郭老师,“……”
    虽然是有自大的资本,但是请不要自大。
    “行,那没什么问题了,我这就把这些成绩单交到上面去。”
    “还有一些论文成果。”
    周越又是拿出来打印的一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论文标题,以及所发布的期刊。
    郭老师看了他一眼之后,才把纸张接了过来。
    尽管有了一些心理预期及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
    “这,几乎都是超一流的期刊啊!”
    郭老师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发这种论文的话,那岂不是说等到了大四之后,根本不需要什么本硕博连读了。
    直接成绩够了,就可以毕业了。
    这并不是开玩笑啊。
    郭老师毫不夸张的想,如果真的在这里读了四年之后,那无论是在哪个大学,都足够博士毕业了。
    甚至都可以直接申请副教授了。
    因为学术成果已经差不多了?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可能整个学术界,都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天越班的成员吧?
    她看了一眼这上面的论文。
    “这怎么还有人发了三篇期刊?还都是超一流级别的?你动用关系了?这论文怎么出来的这么快?”
    “没有什么关系吧,仅仅是挂了我的通讯而已,当然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这篇论文本身就不错。”
    “挂着你的通讯?也就是说,这五十多篇论文,都挂你这里了?”
    郭老师觉得,可以把周越简历重新更新一下了。
    把这些论文都加上去。
    而且也不需要多写什么介绍之类的。
    就写,在超一流刊物,发布论文期刊超百篇。
    哪怕是别人专业水论文的,也水不出来这么多吧!
    而且他还保质保量的,这个人简直是无敌了!
    “行吧,我这就拿给杨校长去看看。”
    “好。”
    杨校长也坐在办公室里等着这个消息。
    毕竟这个天越班,是他们一手创造的,很多人都在其中做出了努力。
    想要打造一个超级班级,就像是大学里面,一个寝室有多少人考上研,有多少人读了博。
    如果人数少了那还不要紧,但如果所有人都考上研了。
    那肯定还是有一定的噱头的。
    足够让人觉得惊艳。
    但是这个班级不一样啊。
    从当初的配置来看,这就是培养院士去的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院士授课也就罢了,甚至还亲自的带课题。
    这种级别的老教授,都是各个大学的宝贝疙瘩。
    周老师能够把他们凝聚一堂,那只能说是他自己的本事和人脉太广了。
    “这是成绩单,这是他们发表的论文。”
    成绩单,杨校长看了一眼。
    “没有什么刺头学生吗?”
    “都这个分数招考进来的,能什么刺头?”郭老师轻轻的摇了摇头。“不过我确实有人有厌学的情绪,还有人学不进去,但是周老师找他们谈话之后,他们也都重新振作了起来。”
    “那就行了。”
    杨校长点了点头。
    不过他看了一眼一旁的论文。
    “这都是谁写的论文啊?都是他们班级的吗?”
    “对,而且基本上都是超一流刊物,最差的都是国际一流。”
    杨校长手一抖。
    “周老师真的要培养院士吗?而且现在就开始培养了?”
    他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别的不说,他对于周老师的这种执行力还是极为敬佩的。
    周老师是真的在为这些学生考虑,而且,这些超一流刊物都是怎么发的?
    他甚至看到,有人发了两三篇?
    这样的人,如果一年发这么两三篇,那么三五年,直接留校都没什么问题啊?
    “等我缓缓,周老师,这是把他们真的要培养成才了啊。”
    “我本来觉得可能要等到他们大四之后,按照本硕博连读的流程来,但是现在看来,周老师想要无限的缩小这个时间啊!”
    “可能不需要六七年,不需要七八年,最快五年的时间就能够有学生可以独当一面了。”
    杨校长豁然抬头,“得把这些人留在学校啊!”
    “这些可都是未来的顶级人才!”
    郭老师有些苦笑,“留住他们是没什么问题,而且我们也确实是有留校的名额。”
    “但是,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过多的留住这些学生,我们有周老师啊。”
    杨校长,“……”
    他觉得自己刚才的思维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这些学生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而且也确实。
    这些学生几乎都是六边形战士,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单。
    甚至每一个都在发这种高水平的论文。
    高水平的论文是什么样子的?
    肯定都是对学术发展有着足够用处的,不然也不可能可以收录。
    但是啊。
    他们有周老师啊!
    周老师是什么概念呢?
    在建筑学领域,几乎都是平趟的。
    无论是建筑学的各个部门,甚至是教育系方面,至于说人脉,那就更不用提了,他这个班级能够请来的所有教授,几乎都是看周老师的面子。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
    周老师还决定在下学期,引进一些国外知名的大教授。
    这是什么概念呢,只能用无敌两个字来概括了。
    “是啊,有了周老师之后,人才会一批一批的培养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