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6章 老夫少妻
少女眉间闪过一丝忧色:“为什么这样问,我们能有什么问题?”
“这么久了也没见他来看看你,”男子哼了一声,“明教就算公务再繁忙,可光明顶离我们叶尔羌也不算太远,他就真一点时间抽不出来么。”
两人赫然便是木桌伦部的霍青桐以及她的哥哥霍阿伊,这次她陪哥哥前去西夏,就是去参加公主招亲的。
“张教主这段时间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已经数月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有传言说他正在闭关修炼一门绝世神功。”边上一个老者沉声说道,他自然是天池怪侠袁士霄。
“爷爷,张教主武功已经那么高了,还要修炼什么绝世武功?”他身边一个明丽的紫衣少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她就是袁士霄的孙女袁紫衣。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张教主武功虽高,但蒙古那边有几个人武功不亚于他,而且还有传言,铁木真这些年修炼一门魔门秘法,武功变得深不可测,恐怕当世之人无人能敌。”袁士霄语气中充满着担忧,而且眼神深处还有几丝惊惧之情。
“难道连宋……宋青书也敌不过他么?”一旁一个样貌英俊的男子神色复杂地说道。
袁士霄一边思索一边说道:“铁木真这些年击毙无数西方诸国的绝世强者,连波斯明教总坛的杀手之王山中老人亲自出马,也败在他手中。宋青书武功虽高,但比起铁木真恐怕还是差了三分。”
霍青桐忍不住说道:“宋青书的武功比起当年在金蛇大会,进步也很大。”她不禁想到了上次在嵩州城擂鼓山见到对方的场景。
袁士霄面露异色:“难怪这些年时不时听到中原传来他的消息,只不过铁木真集合了整个蒙古帝国的资源修炼,已非人力所能及了。”
“如果张教主和他联手,应该是可以胜过铁木真的。”霍青桐也不确定宋青书的武功到底比不比得上铁木真,毕竟铁木真这些年的名头在西域可谓是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忽然注意到一旁男子面露惆怅之色,霍青桐安慰道:“陈总舵主,我也听说过你与宋青书之间的恩怨,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昔日刘邦与项羽相争,曾说斗智不斗力,所以你没必要过于纠结武功比不上对方。”
男子便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闻言向霍青桐行了一礼:“多谢霍姑娘开解,姑娘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
霍青桐微微一笑:“总舵主能重新振作就好,这次前往西夏,总舵主一表人才,说不定能得到西夏公主垂青,当选为驸马呢,到时候木桌伦部与西夏的良好关系就仰仗你了。”
听到妹妹的话,霍阿伊暗暗撇了撇嘴,心想一表人才个屁,一个丧家之犬而已。
陈家洛这时急忙摆手:“霍姑娘言重了,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又哪里比得上天下各国的俊彦,比如霍兄这种,我就远远比不上的,更何况我这次并无意参加招亲。”说这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身影,心想什么西夏公主,又哪里比得上你妹妹……
听到陈家洛自认不如,霍阿伊脸色方才好看了些。
“总舵主过谦了。”霍青桐笑着说道,心中却叹了一口气,陈家洛为人倒是谦谦君子,只可惜前些年的打击,让他丧失了年轻人的锐气。
此时青海与西夏的边界处,一群人抬头望着不远处的城池,这群人衣着装束与西夏人不同,更大异于中原人。
“赞普,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和西夏交战,这次却来参加西夏招亲,会不会有些不妥?”一个密宗僧人模样的人开口望着边上一个英伟不凡的男子。
“这次宗赞来参加招亲,远离大本营,正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又怎么能不来送他一个礼物呢。”英伟男子冷笑连连,眼神中充满了恨意。
原来他是青海一带的吐蕃人首领唃厮啰,吐蕃早已不复唐朝时的盛况,这几百年来可谓衰弱无比,自然也有些四分五裂。
数十年前,上上一代吐蕃赞普达玛过世,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开始争夺赞普之位,大臣也分裂成了两派,最后永丹获胜,占据拉萨;欧松则带领部下远走他乡,在青海一带安定下来,最后带着遗憾死去,唃厮啰就是欧松的后代。
唃厮啰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年统一青唐、河湟附近的各部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因为和西夏接壤,双方避免不了各种冲突,李元昊曾派军队攻击唃厮啰,却被唃厮啰数次打败,是以双方可谓是相当敌对。
能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唃厮啰不满足于只当青海一带吐蕃人的首领,他要当的是整个吐蕃之王,那么现如今吐蕃的赞普就是他不得不除的对象。
宗赞王子作为永丹的后人,拉萨王系未来的继承人,可谓是他天生的仇人。
“放心吧国师,当着天下诸国的面,西夏也不敢对我们做什么,”唃厮啰轻蔑地笑了笑,“更何况西夏这段时间内乱频频,可没有余力再来对付我们。”
边上那个密宗僧人就是唃厮啰麾下的国师李立遵,精通佛学,武功高强,这些年唃厮啰能创下偌大的基业,他可谓是功不可没。
“比起西夏,我却担心宗赞不是那么好对付,”李立遵担心地说道,“宗赞自然是饭桶一个,但护送他来的大轮明王鸠摩智却并非易与之辈,虽然有些丢脸,但我不得不承认,论武功天赋,鸠摩智在我之上。”
唃厮啰轻笑一声:“有时候杀人又不一定需要用刀。”
“赞普此话怎讲?”李立遵好奇起来。
“听闻这次陪同宗赞前来的,还有王妃金城公主,听闻这个金城公主是个难得的大美人儿,她名义上是宗赞的母妃,两人年纪却差不多。老夫少妻,儿子又血气方刚的年纪,嘿嘿……”唃厮啰眼中精光闪动,仿佛已经成竹在胸。
“这么久了也没见他来看看你,”男子哼了一声,“明教就算公务再繁忙,可光明顶离我们叶尔羌也不算太远,他就真一点时间抽不出来么。”
两人赫然便是木桌伦部的霍青桐以及她的哥哥霍阿伊,这次她陪哥哥前去西夏,就是去参加公主招亲的。
“张教主这段时间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已经数月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有传言说他正在闭关修炼一门绝世神功。”边上一个老者沉声说道,他自然是天池怪侠袁士霄。
“爷爷,张教主武功已经那么高了,还要修炼什么绝世武功?”他身边一个明丽的紫衣少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她就是袁士霄的孙女袁紫衣。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张教主武功虽高,但蒙古那边有几个人武功不亚于他,而且还有传言,铁木真这些年修炼一门魔门秘法,武功变得深不可测,恐怕当世之人无人能敌。”袁士霄语气中充满着担忧,而且眼神深处还有几丝惊惧之情。
“难道连宋……宋青书也敌不过他么?”一旁一个样貌英俊的男子神色复杂地说道。
袁士霄一边思索一边说道:“铁木真这些年击毙无数西方诸国的绝世强者,连波斯明教总坛的杀手之王山中老人亲自出马,也败在他手中。宋青书武功虽高,但比起铁木真恐怕还是差了三分。”
霍青桐忍不住说道:“宋青书的武功比起当年在金蛇大会,进步也很大。”她不禁想到了上次在嵩州城擂鼓山见到对方的场景。
袁士霄面露异色:“难怪这些年时不时听到中原传来他的消息,只不过铁木真集合了整个蒙古帝国的资源修炼,已非人力所能及了。”
“如果张教主和他联手,应该是可以胜过铁木真的。”霍青桐也不确定宋青书的武功到底比不比得上铁木真,毕竟铁木真这些年的名头在西域可谓是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忽然注意到一旁男子面露惆怅之色,霍青桐安慰道:“陈总舵主,我也听说过你与宋青书之间的恩怨,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昔日刘邦与项羽相争,曾说斗智不斗力,所以你没必要过于纠结武功比不上对方。”
男子便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闻言向霍青桐行了一礼:“多谢霍姑娘开解,姑娘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
霍青桐微微一笑:“总舵主能重新振作就好,这次前往西夏,总舵主一表人才,说不定能得到西夏公主垂青,当选为驸马呢,到时候木桌伦部与西夏的良好关系就仰仗你了。”
听到妹妹的话,霍阿伊暗暗撇了撇嘴,心想一表人才个屁,一个丧家之犬而已。
陈家洛这时急忙摆手:“霍姑娘言重了,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又哪里比得上天下各国的俊彦,比如霍兄这种,我就远远比不上的,更何况我这次并无意参加招亲。”说这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身影,心想什么西夏公主,又哪里比得上你妹妹……
听到陈家洛自认不如,霍阿伊脸色方才好看了些。
“总舵主过谦了。”霍青桐笑着说道,心中却叹了一口气,陈家洛为人倒是谦谦君子,只可惜前些年的打击,让他丧失了年轻人的锐气。
此时青海与西夏的边界处,一群人抬头望着不远处的城池,这群人衣着装束与西夏人不同,更大异于中原人。
“赞普,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和西夏交战,这次却来参加西夏招亲,会不会有些不妥?”一个密宗僧人模样的人开口望着边上一个英伟不凡的男子。
“这次宗赞来参加招亲,远离大本营,正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又怎么能不来送他一个礼物呢。”英伟男子冷笑连连,眼神中充满了恨意。
原来他是青海一带的吐蕃人首领唃厮啰,吐蕃早已不复唐朝时的盛况,这几百年来可谓衰弱无比,自然也有些四分五裂。
数十年前,上上一代吐蕃赞普达玛过世,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开始争夺赞普之位,大臣也分裂成了两派,最后永丹获胜,占据拉萨;欧松则带领部下远走他乡,在青海一带安定下来,最后带着遗憾死去,唃厮啰就是欧松的后代。
唃厮啰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年统一青唐、河湟附近的各部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因为和西夏接壤,双方避免不了各种冲突,李元昊曾派军队攻击唃厮啰,却被唃厮啰数次打败,是以双方可谓是相当敌对。
能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唃厮啰不满足于只当青海一带吐蕃人的首领,他要当的是整个吐蕃之王,那么现如今吐蕃的赞普就是他不得不除的对象。
宗赞王子作为永丹的后人,拉萨王系未来的继承人,可谓是他天生的仇人。
“放心吧国师,当着天下诸国的面,西夏也不敢对我们做什么,”唃厮啰轻蔑地笑了笑,“更何况西夏这段时间内乱频频,可没有余力再来对付我们。”
边上那个密宗僧人就是唃厮啰麾下的国师李立遵,精通佛学,武功高强,这些年唃厮啰能创下偌大的基业,他可谓是功不可没。
“比起西夏,我却担心宗赞不是那么好对付,”李立遵担心地说道,“宗赞自然是饭桶一个,但护送他来的大轮明王鸠摩智却并非易与之辈,虽然有些丢脸,但我不得不承认,论武功天赋,鸠摩智在我之上。”
唃厮啰轻笑一声:“有时候杀人又不一定需要用刀。”
“赞普此话怎讲?”李立遵好奇起来。
“听闻这次陪同宗赞前来的,还有王妃金城公主,听闻这个金城公主是个难得的大美人儿,她名义上是宗赞的母妃,两人年纪却差不多。老夫少妻,儿子又血气方刚的年纪,嘿嘿……”唃厮啰眼中精光闪动,仿佛已经成竹在胸。